100%

 劉仁本:《羽庭集》六卷

劉仁本,字德元。天台(浙江)人。元代以進士出身,歷官溫州路總管,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,卒於明初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羽庭集》六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劉仁本 【 二條】  劉仁本詩 【 八條】  劉仁本集 【 一條】

劉仁本亦玄集 【 四十二條】  劉仁本羽庭詩稿 【 二條】

以上共五十五條,校清鈔本(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)《羽庭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十六條。

  漫成六首

   其一

涇水泥一斛,混流難清漪。碔砆非美璞,琱琢將安施。莊嶽置齊語,眾楚爭咻之。獨醒不可活,何不啜糟醨。柄鑿舛方圓,展轉禍所罹。出門涉遠道,奈此足力罷。仰天一長歎,我生胡不時。

   其二

唐虞事揖讓,登庸八元凱。商周德代虐,戰國干戈殆。項籍氣拔山,漢高力不逮。築城萬里長,亡秦乃胡亥。邇來問鼎沸,四郊多仗鎧。天運尚有恒,人心殊未改。中夜起悲酸,冥號問真宰。

   其三

城頭烏夜啼,鄰雞號嘖嘖。起坐不能寐,仰觀長太息。眾星何煌煌,四繞環中極。銀河浪不生,旄頭泯無跡。天道垂耿光,象緯森羅織。云胡海宇間,干戈尚狼藉。真人坐法宮,明當驅鬼蜮。

   其四

崑崙起西北,滄海亘東南。洪纖有萬類,化育皆春涵。王霸迭興後,厥德胡乃慚。漢以龍翔起,秦為虎視眈。英雄橫割裂,民命已不堪。混一未百年,亂復如焚餤。文運苟恢拓,武德何時戡。

   其五

十載風塵起,四海亂縱橫。或圖私爵號,或叛據連城。或指敵王愾,因之禍亂生。昨聞大兵馬,中原已削平。江南挈壺漿,日望王師迎。又聞到淮甸,會合出襄荊。應知稍足食,高秋氣肅清。

   其六

渥洼產騏驥,溟渤生龍魚。豈是池中物,諒非轅下駒。風雷一舞,天潢出雲衢。匪同枯涸鮒,垂頭服鹽車。蹄涔鄙蛙黽,皁櫪陋駘駑。況逢伯樂顧,復值公子漁。天閑捧玉駕,玄極扶鰲樞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九百二「詩」字韻,頁六上引「劉仁本亦玄集」。(影印本第十冊)】

  漫成

絕憐海上覓神仙,童女童男采藥船。白日人間愁短景,朱顏暗裏換流年。蓬萊已見成清淺,陵谷何知又變遷。卻笑五雲香案吏,陳辭再拜玉皇前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九百二「詩」字韻,頁六下引「劉仁本亦玄集」。(影印本第十冊)】

  無題

學仙贏得維摩病,凡骨慚非大藥姿。玉檢每從天上下,瑤笙誰向月中吹。陰陽煉成丹鼎,沆瀣光明洗肉芝。會見此身先羽翼,飆車有約赴安期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九百二「詩」字韻,頁六下引「劉仁本亦玄集」。(影印本第十冊)】

  次金防禦過海門韻

幾年霜簡鳳池秋,又向金鼇海上遊。大拜已知天上意,此行端為國分憂。酒酣劍氣衝星斗,歌發潮聲滿柁樓。卻憶舊時持節處,淮南煙雨暗 【 楊】  【 揚】 州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二十六「門」字韻,頁五上引「劉仁本詩」。(影印本第四十九冊)】

  延平水門次韻

石罅有飛練,凝雲不可度。洞門無鎖鑰,直入龍津去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二十六「門」字韻,頁八下引「劉仁本詩」。(影印本第四十九冊)】

  上虞屯兵詩

海上晴霞錦袍,虞川督戍出餘姚。沙頭水鳥來相狎,天際雲帆不受招。山色空濛常帶雨,江聲嗚咽半吞潮。東山會有人高臥,豈獨風流在晉朝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八十六「屯」字韻,頁十六下引「劉仁本亦玄集」。(影印本第五十二冊)】

  題上虞徐博士積善堂

   其一

維皇降衷,眾善攸同。匪嗇于愚,匪賢是豐。人惟好德,以踐厥躬。維積迺大,維累迺崇。實基實履,實塞實充。如太王王季,累仁積功。至于文武,以殖其封。

   其二

大《易》之繇,莫《坤》為厚。厚德無疆,以載以負。積善餘慶,聖言匪侮。譬彼江海,眾流所受。嵩嶽蓋高,始于培塿。拱把之材,鬱然其茂。彼維其積,迺富其有。

   其三

虞山之鄙,爰有徐氏。聚族于斯,匪令伊始。自我先公,表厥宅里。載勤載勞,迺積迺累。為善好修,以厚其施。人懷其德,世濟其美。瓜瓞綿綿,克岐克嶷。

   其四

我行省方,于彼虞鄉。衣冠之望,維徐孔臧。積善之堂,有燁其光。湖山蒼蒼,湖水洋洋。源深流長,前人弗忘。爾維弗忘,維爾之慶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七千二百四十二「堂」字韻,頁二十下引「劉仁本亦玄集」。(影印本第七十一冊)】

  適意齋銘有序

鄞士倪可與仲權,治所居之室。番 【 易】  【 禺】 。造物為徒,萬化遊息。心與道俱,意隨理適。天廓淵深,鳶飛魚躍。嗒然而忘,熙熙而得。自我行權,匪縱而佚。庶幾適道,逍遙茲室。W周君伯溫篆「適意齋」三字以扁之,來求銘。銘曰:寓形宇宙,藐焉羈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五百三十七「齋」字韻,頁二十二上引「劉仁本羽庭詩稿」。(影印本第二十九冊)】

 吴皋:《吾吾類稿》三卷

以終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吾吾類稿》三卷。W吴皋,字舜舉,臨川(江西)人。生卒、事蹟不詳。僅知嘗官臨江路儒學教授。其詩多作於元至正間(一三四一──一三六八)。元亡後隱居不出,遯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吴舜舉詩 【 三條】  吴舜舉吾吾類稿 【 七十四條】

吴舜舉集 【 一條】

以上共七十八條,校《豫章叢書》本《吾吾類稿》三卷,館臣漏輯者十條。

  過村館

碧天涼透鴈啼霜,停策村橋夕陽。田舍驚看集童冠,溪翁忻見具壺觴。侵軒翠篠涓涓淨,隔坐黃花冉冉香。別後不堪回首處,平原樹接蒼茫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一千三百十三「館」字韻,頁十九下引「吴舜舉集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冊)】

  寄權建中

沂上晴峯隔岸遙,官河秋樹日蕭蕭。書回南館人千里,花發東籬酒一瓢。夢覺眼看梁月落,相思心逐莫旌搖。回轅肯過衡門下,知是毋煩折簡招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「寄」字韻,頁三下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寄朱逸人

耕雲還傍水邊村,遲我琴過竹門。萬里邊風飛紫鴈,五更山月嘯玄猿。銀牋未展殷勤意,翠袖先傾瀲灩尊。別後相思無處著,一時襟抱向誰論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「寄」字韻,頁三下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舊作一首寄李國器

水複山重路更紆,覓魚憑鴈致區區。異鄉對月家千里,客館篝燈酒一壺。老去多情懷舊侶,夜來飛夢過高湖。銛錐已擬干將利,不羡防身丈二殳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「寄」字韻,頁四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寄李伯昭兼東守吾

仁里曾聞好辟兵,故人於我費逢迎。落花風雨殘春酒,遠道能忘倦客情。珍果引苗縣翠檻,乾螢分燄上書檠。西齋自守吾玄在,甫問仍煩寄一聲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「寄」字韻,頁四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寄王槐堂 【 《吾吾類稿》卷三輯此詩,題作《寄權建中》,疑誤,故重輯。】

竹門深靜宜高隱,書榻從容憶借眠。銀燭醉酣曾共刻,采毫吟就已爭傳。鴈霜寒浸蛟湖月,鷗雪晴翻鳳渚煙。每欲因風修一札,渴心常逐 【 莫】  【 暮】 旌縣。

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冊)】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二「寄」字韻,頁四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裴伯升初度詩

蒨翠如圍,風觸罘罳暑氣微。折桂最誇門地舊,樹諼今見孝廉稀。青雲路近馳珠履,白藕花開照綵衣。何用區區祝眉壽,亨衢有願莫相違。樹陰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七百七「度」字韻,頁十三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慶少尹初度詩

傳家舊有聲。總羡花封依鳳渚,共看雲路快鵬程。殷勤不得宣衷曲,願祝修齡比廣成。,冰1霽曉風薰暑氣清,郎星高並壽星明。才猷邁世爭先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七百七「度」字韻,頁十三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友人初度詩

風引荷香露氣清,北堂懽動綵衣明。杯傳芳醑彤霞灩,坐繞新聲白雪輕。花吐晴諼當小檻,粉含修竹傍前楹。按頭更有長生籙,清隱書傳筆意精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七百七「度」字韻,頁十三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 初度慶章 【 (為友人作)】

,曙光銀燭曉然紅。清歌豔帶瑤臺雪,仙醴香浮綺席風。照坐彤霞初縹緲,滿川花雨正溟濛。知君已授長生訣,金狄摩挲笑語中。華屋春濃氣鬱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七百七「度」字韻,頁十三上引「吴舜舉吾吾類

 胡行簡:《樗隱集》六卷

胡行簡,字居敬。臨江新喻(江西)人。元至正二年(一三四二)進士,授國子監助教,歷翰林修撰。除江南道御史,遷江西廉訪司經歷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樗隱集》六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胡樗隱集 【 八條】  胡居敬集 【 一條】

胡居敬樗隱集 【 二條】

以上共十一條,校南海孔氏鈔本(藏廣州中山圖書館)《樗隱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三條。

  方壺歌呈常太守

迢迢方壺山,遠在扶桑東。何年鑿混沌,元氣間鴻濛。扶輿清淑自融結,瑰奇不與餘山同。昆崙玄圃疑並峙,嵩衡泰華難爭雄。環以弱水,繚以瀛蓬。珊瑚碧樹交磊砢,琅玕芝草紛蒙茸。金烏玉兔,旋繞乎其上。鳳 【 鳳】  【 凰】 麒麟,游戲乎其中。神仙萬古所會宅,秋乎六鰲之上,海若之宮。往泛樓 【 般】  【 船】 過其側,風濤阻絕無由通。真人恍惚不可見,至今抱此心。朅來塵寰內,邂逅開奇逢。飛仙躡鳧舄,髮漆顏如童。手持帝賜清涼丹,洗滌熱惱蘇羣蒙。赫然與世作司命,物不疵癘長年豐。願回銀海月,下照凡夫窮。飲我紫瓊漿,佩我清芙蓉。腰纏十萬騎黃鶴,瑤池同看蟠桃紅。歸來燕坐江嶂曲,時游慧剎聽松風。載瞻閤皂山,言招葛仙翁。呼吸玄化,逍遙太空。海籌自報水清淺,人間之樂無窮終。方壺方壺,仙山咫尺兮,嗟來者其焉從?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二百五十六「壺」字韻,頁二十上引「胡樗隱集」。(影印本第十七冊)】

   【 樂善堂】

樂善堂中樂最真,滄桑屢變道終存。舊家閥閱今猶昔,奕葉詩書子又孫。慈竹連春雨靜,蟠桃偏散曉霞繁。高風舉世堪師表,孰使紛紛薄俗敦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七千二百四十二「堂」字韻,頁二十三下引「胡樗隱集」。(影印本第七十一冊)】

  若村記

出郡郭東行十餘里,有勝地曰沙堤。堤之上,竹樹綿密,途逕縈迂。環之地而居者,茅舍相望。其族之蕃且大者曰陳氏。陳氏之先,有為郡錄事參軍者,有仕至邑令者。宦譜流芳,遠近推之。友人黃楚崇嘗語余曰:「吾家白湖之上,距沙堤二三里。世為姻媾詩書道義之好,彌久而彌厚也。陳氏多佳子弟,其字以君材聞于人者,又陳氏之隱君也。君材好讀書,善與人交。闢一室,外植花竹,中列圖畫。顏其軒曰『若村』。搢紳之士,咸詠歌其事。幸為記之。」余聞村之為言,聚落也,野也。《字通》云:「經史無村字。」《集韻》暨《復古編》:「字當從邑,從屯,今作村。世俗所通用也。」夫近山而居者謂之山村,近江而居者謂之江村。今君之所居,近蕭水二三里許,宜目之曰江村矣。顧以「若村」名,蓋沙堤經兵燹之餘,華堂廣悉化為瓦礫矣。今之結屋而居者,非復承平之舊也。閭閻岑寂,簫鼓之聲不聞。徘徊顧瞻,境與心合。因思昔時之華麗,感今日之荒涼,尚村之不若也。或者曰:「今之人狀貌樸野,威儀不戢。世咸目之曰村,君豈有慕于斯?」余曰:漢廷大臣,皆木強敦厚,遲鈍少文。世俗所謂村也。蓋《論語》之言曰:「先進於禮樂,野人也。」釋者曰:「野人,謂郊外之民。」蓋亦村耳。孔聖欲從先進,乃厭乎彬彬之文,惟質樸為貴。君以若村自號,豈慕是歟?余山居野人也,賦性樸魯,俚而不華。殆真村者,不但若也。清時暇日,訪君於沙堤之村。俯樵唱於谷口,賡漁歌於渺茫。飲村酒,賦村詩。幸毋誚我曰:「子真村居人也,是以能知村之樂焉。」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八十「村」字韻,頁十下引「胡居敬集」。(影印本第五十冊)】

 宋禧:《庸庵集》十四卷

宋禧,初名玄僖 【 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卷一六八作「初名元禧」,玄諱作元,《永樂大典》均作「玄僖」,今從之。】 ,字一尢逸,號庸庵。餘姚(浙江)人。元至正十年(一三五○)中浙江鄉試,補繁昌教諭,尋棄歸。洪武初,召修《元史》。書成不受職,乞還山,復與桂彥良同徵,主考福建。《明史》卷二八五有傳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庸庵集》十四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宋玄僖詩 【 一條】  宋玄僖庸庵集 【 十四條】  宋玄僖庸庵稿 【 三條】

宋玄僖庸庵後稿 【 四十二條】  《廣信府志》引 【 一條】

以上共六十一條,校南海孔氏鈔本(藏廣州中山圖書館)《庸庵集》十四卷,館臣漏輯者十三條。

  野梅圖

凄凄山澤畔,慘慘雪霜中。獨有憂心者,時來嗅朔風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八百八「梅」字韻,頁二十下引「宋玄僖庸庵集」。(影印本第三十五冊)】

  題紅梅畫三首

   其一

自喜春光早,翻憐月影孤。鐵心亦愛惜,不肯擊珊瑚。

   其二

縞帶何時換,紅裳向日明。天寒看翠羽,春近憶黃鶯。

   其三

日遠江南路,愁深洛下塵。淚痕都是血,寄語鐵心人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八百九「梅」字韻,頁十五下引「宋玄僖庸庵集」。(影印本第三十五冊)】

  題王時敏畫梅

誰憐迂甚王徵士,不管江頭驛使催。秋晚小山叢桂下,為人猶寫數枝梅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三十六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八百十三「梅」字韻,頁十二下引「宋玄僖庸菴後

  題畫梅

   其一

老幹風霜古,柔枝雨露新。可憐青白眼,逢著看花人。

   其二

隔水花如雪,雲窗盡日開。何勞路旁別,為折一枝來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八百十三「梅」字韻,頁十三下引「宋玄僖庸菴集」。(影印本第三十六冊)】

   【 洞巖】

翠巖仙洞白雲深,躡石捫蘿一訪尋。真馭不逢山色瞑,澗風吹袂冷森森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九千七百六十四「巖」字韻,頁五下《廣信府志》引「宋僖詩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冊)】

   【 求放心齋銘并序】

「求放心齋」者,四明唐君時可藏脩之室也。時可以鄉先生,子孫從事顯路,循循斂慎不失其世守。而其名齋,又不忘乎問學之要,若是可尚也已。餘姚宋某乃為之銘曰:

凡民有心,迺主厥躬。尊曰天君,常居于中。耳目眾體,有令則從。萬感以應,既明而通。曷放于外,物誘則昧。播遷忘返,有曠其內。陷彼陰于,淵淵以隊。惕茲至尊,可失定位。孰求其放,先覺所望。求之則存,虛靈豈喪。學問之道,有啟于孟。欽哉後脩,用達乎上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五百三十六「齋」字韻,頁二十三下引「宋玄僖庸庵集」。(影印本第二十九冊)】

  心一齋記

郁君敬脩,四明善士也。藏脩于郭居,扁其齋曰「心一」,而徵言於餘姚宋玄僖以為記。乃繹古訓而言曰:心神明不測者也,得於天而主於人之身。天下之理,於是乎具焉;天下之事,於是乎應焉。古今至遠也,而通乎一息者心也;宇宙至廣也,而周乎一念者心也。天至高也,地至厚也,人之身至眇也,而參為三才者心也。心之於人,至貴至尊者也,而耳目眾體之官不能侵;至虛至明者也,而耳目眾體之欲不能蔽。侵於耳目眾體之官,蔽於耳目眾體之欲者,眾人之心也。性統於心而靜,情統於心而動。靜而恒中,動而恒和者,聖人之心也。雖然,眾人之心豈果異於聖人之心哉?譬之鑑也。聖人無垢,而眾人有垢也。自有垢而至無垢,刮磨之功也。自眾人而至聖人,學問之力也。學問非一事而放心是求者,學問之要也。何謂放心,靜而昏,動而雜者,放心也。心既放矣,以之檢身,則鑑失其明;以之應事,則衡失其平。甚矣,放心不可以不求也。求之柰何?心一而已矣。以言乎學問,敬而循序者,心一也。以言乎應事,敬而中節者,心一也。心一之功大矣哉!《中庸》曰:「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其為物不二,則其生物不測。」余謂聖人之道亦然。聖人有心而無為者也,天地無心而成化者也。士希賢,賢希聖,聖希天。原其功,不越乎心一而已矣,敬脩其進之哉!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二十九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五百三十七「齋」字韻,頁二十上引「宋玄僖庸庵後

  雪篷齋記

客有自東海來者,談明之南郭,若有遯者之居焉。其居遠市而寂,戶牖階檻晻映水林蘆葦間。吾嘗過而異之,因下馬造其室。室之上覆與其四旁皆施素焉。啟牖以觀,曒然若雪,而虛然若舟,其扁曰「雪篷齋」云。時吾睹其室,嘆曰:曩以事涉漲海,樓船快健,爭先取疾,若天馬羣躍長風中。旗旄飄揚,劍戟盪摩。蛟龜鯤鯨,出沒導從,誠偉觀也。然當隆暑時,赤日熾波,瘴霧熏天。浩蕩無際,不知所辟。回顧父母妻子若隔異域,邈乎不可見。中心火熱,水不能沃。及茲登陸而郭行,不知有所謂雪篷者在是也。既嘆而坐,雪篷主出見客。問其名氏,若聵然無聞者。室中無他物,几榻琴硯,書冊山水圖在焉。日正中,蒼涼外浮,虛白內朗,令人有醒然者。雪篷主戶外蔭有桐,火石鼎,汲井烹苦茗飲。客既出門,人事復坌集。蒙蒙役役,夢寐度白日,竟忘詢其人矣。余聞其言而憶之曰:「噫,豈吾故人陳元昭乎?」元昭性淡泊,好畫山水。嘗游諸公貴人間,往往不意合。今聞其遯處南郭矣,豈其人乎?余觀古之遯者多蹈海而往,視人間世若有所不樂。然蹈海於海以自遠,孰若蹈海於人人中,浮湛而莫我知也。元昭若遯雪篷,蹈海於人人中,則人人中之海不大於海之為海者乎?未幾,元昭寓書於余,曰:「為我記雪篷。」乃知雪篷主果元昭不錯也。因書客與余談者,為《雪篷齋記》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五百四十「齋」字韻,頁十一上引「宋玄僖庸庵集」。(影印本第三十冊)】

  代趙聲翁祭兄文 【 (己卯)】

嗟我老君,遭時艱難。克承世祚,拓業以勤。生我兄弟,同母五人。兄為冢子,碩大且敦。吾宗所望,諸弟所尊。若子若婦,若姪若孫。以及戚,咸蒙訓言。端居一室,外務罔干。跡與物疏,心實周旋。故慮所及,事獨萬全。有恢前績,夫豈偶然。嗟夫世家,與運凋殘。往往華盛,降為孤寒。有藉先澤,吾門尚延。人事所致,寧獨自天。我之昆弟,根株相聯。兄處養望,厚重弗遷。隱然長城,寇侮敢前。我與子靜,外力是宣。其餘兄弟,贊翼翩翩。以應兄志,如是有年。庶幾先君,慰於九泉。天禍我家,強者先顛。清兄靜弟,相繼棄捐。己失一臂,動作闕焉。又喪元兄,我益力單。惟兄之貴,家受封恩。惟兄之富,足裕後昆。惟兄之嗣,有為郎官。惟兄之壽,白髮蒼顏。終于正寢,既順且安。兄志厭矣,我又何歎。所以悲慕,鍾情天倫。兄弟之中,惟二人存。且自兄沒,世事日艱。弟亦老矣,無意人間。惟願後人,念及本原。相與扶持,世世無愆。兄在幽冥,其相先君。啟於先生,以佑吾門。兄今就葬,何日來還。設祭棺前,涕淚其潛。

 【 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冊)】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五十一「祭」字韻,頁十八下引「宋玄僖庸庵

  祭岑栲峯先生文

光輝。兵興宇內,盜賊日滋。公既疾病,日無禱醫。壙我近丘,治我棺衣。得死為幸,吾死已遲。三日而葬,勿後其時。緇黃之事,無為我為。常所往來,至者可知。一酹墳土,已不我遺。公有治命,令子不違。吾儕哭公,過時而悲。顧瞻老成,存者其誰。山寒木落,雲高鶴飛。公不可起,九泉永歸。羅拜墓下,涕泗漣洏。設祭陳誠,靈其鑒茲。1黍,談笑尊罍。喜怒憂怨,發為歌詩。不事彫刻,時出怪奇。世道愈隘,知公者希。淵珠璞玉,孰Ÿ惟公耿介之資,與俗寡諧。高邁之識,弗惑旁蹊。尚論古人,多契其懷。有志當世,不展其才。偃蹇以老,特立草萊。彼熱不附,彼涼不睽。曲直之辨,短長之裁。施于鄉閭,好惡不齊。當其憤世,剛腸莫摧。或行田間,或坐水。霞晨月夕,嘉客適來。繾綣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四千五十四「祭」字韻,頁十三下引「宋玄僖庸菴集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冊)】

 謝肅:《密庵集》八卷

謝肅,字原功。上虞(江西)人。元至正(一三四一──一三六八)末,欲投效張士誠,未遇,歸隱。明洪武中,舉明經,授福建按察司僉事。後以事被逮,下獄死。《明史》卷二八五有傳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密庵集》八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謝肅 【 一條】  謝肅詩 【 三條】  謝肅密庵詩集 【 一條】  謝肅密庵詩稿 【 二條】  謝肅密庵集 【 三條】

謝肅密庵稿 【 五條】  謝原功密庵詩稿 【 三條】  密庵詩稿 【 一條】  密庵文稿 【 一條】

以上共二十條,校《四庫全書》本(藏北京圖書館)《密庵集》八卷和《四部叢刊‧三編》明洪武刊本《密庵集》十卷,館臣漏輯者一條。

  龍興探花上知府

寶界仙葩穀雨催,輕塵拂面探車回。春衣香重飄金谷,曉檻粧寒傍玉臺。齋閣獨存徐孺榻,賓筵今盛孔融杯。韶華賞芳遊在,綠水紅蓮次第開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九百九十九「府」字韻,頁二十下引「謝肅詩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九冊)】

 錢宰:《臨安集》六卷

錢宰,字子予,一字伯均。會稽(浙江)人。元大德三年(一二九九)生。至正中中甲科。明初徵修禮樂書,授國子助教。後參修《書傳會選》。洪武二十七年(一三九四)卒。《明史》卷一三七有傳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臨安集》六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錢宰臨安集 【 三十九條】

以上三十九條,校清鈔本(藏北京圖書館)《臨安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二十七條。

  題王煮石梅花

邵生得梅花折枝,上寫《江南婦》詞,王煮石所畫也。時邵適去妾,因題以嘲之。

誰謂江南婦,不及江南花。春深風雨惡,花落婦西家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二千八百十三「梅」字韻,頁十五下引「錢宰臨安集」。(影印本第三十六冊)】

  衡門詩

衡門晝不關,深巷客來少。芳草滿階生,落花無人掃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二十七「門」字韻,頁八下引「錢宰臨安集」。(影印本第四十九冊)】

  曉妝詩

白玉搔頭手自搔,曉妝臨鏡試蘭膏。回頭欲問張京兆,莫把蛾眉畫得高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六千五百二十三「妝」字韻,頁二下引「錢宰臨安集」。(影印本第六十二冊)】

  擬古十九首

絆」。「回車駕言邁」,自傷不見用於時也,然結之以「榮名以為寶」,若急於仕矣。今擬曰:「榮名何足言」。「東城高且長」,自傷不得仕進,而惟「燕趙多佳人」之比。今擬曰:「鄒魯多哲人」、「束帶陞其堂」。「生年不滿百」,勉人及時燕樂,而惟「仙人王子喬」之慕。今擬曰:「重華何人哉,還可與等夷」。皆勉之使歸于正云。諸篇皆然。0古詩十九首,有風雅之遺音焉。或者謂其未能一於雅正也。余嘗擬之。其一,「行行重行行」,賢者不得於君而作,然但祝之以努力加餐而已。今擬曰:「願言崇明德,無為終棄捐」,庶幾有規諫之意焉。其二,「青青河畔草」,刺輕於仕進而不能守節者,然但結之以空難獨守,則濫已甚矣。今擬曰:「褰裳竟何為,日夕終風暴」,庶幾有警戒之意焉。「今日良燕會」,美士之不苟進也。然結之以「無為守貧賤」,若勸之使苟進矣。今擬曰:「無為受

   其一

出門萬里別,行行遠防邊。相望各天末,北斗日夜躔。四運秋復春,不見君子還。燕車北其轍,越馬南其轅。目遠心愈近,悵望徒懸懸。黃雲暗關塞,路險不見天。式微夫如何,日月忽已遷。願言崇明德,無為終棄捐。

   其二

灼灼上花,離離下草。盈盈倚市門,粲粲顏色好。對客巧趨蹌,當歌善窈窕。毋為逞妖冶,愧爾增謣傲。褰裳竟何為,日夕終風暴。

   其三

青青霸陵草,莽莽長安道。人生如過客,髮白已蚤。及此芳春節,灞水流浩浩。豈無一尊酒,逍遙散幽抱。命駕出北征,貴游多年少。白馬金絡頭,瓊筵相輝耀。燕姬間秦箏,夾生紛窈窕。縱飲極娛樂,幽何嗟悼。

   其四

絆,局促悲苦辛。0置酒開華宴,行樂及芳辰。吴趨理妙曲,逸饗行雲。雅調暢高情,和者如陽春。同心夙所契,適趣當為陳。叢林下翔鳥,晴川見遊鱗。何當解余佩,怡然樂天真。無為受

   其五

高臺何巍巍,參差與雲平。玉繩臨雙闕,長河流無聲。上有羽衣人,逍遙吹玉笙。清響涵明月,飛佩可泠泠。借問弄者誰,疑是董雙成。逸思隨風發,無人識其聲。曲終再三嘆,感慨有餘情。所悲同門友,局促趨世榮。願將秋水劍,為之解塵纓。笑呼雙黃鵠,與子俱遠征。

   其六

涉海採琅玕,紅者珊瑚枝。明珠盈懷袖,將以遺所思。海闊不得返,所寶莫致之。爛其納我室,抱璞將何為。

   其七

長風,乘槎犯牽牛。支機織女石,為問今在不。水深波濤闊,浮石將焉求。Y皎皎明月光,照我屋東頭。寒螿鳴樹間,招搖指孟秋。白露下高梧,葉落聲颼颼。寒暑更變遷,河漢東南流。懷哉里中兒,奮志起遠遊。飄然

   其八

青青梧桐樹,托根在高岡。與子新合歡,翕如鳳與凰。鳳凰鳴鏘鏘,合歡期世昌。歡情一何短,離思一何長。嗟彼籬下菊,含英揚其芳。晨霜秉貞節,寧隨秋草黃。終當採而佩,歲晏夫何傷。

   其九

中林多幽蘭,江籬雜芳蓀。采之酌春酒,將以清心魂。持杯未及飲,悵然念王孫。王孫不歸來,置酒在芳尊。

   其十

河東有織女,皎皎雲為章。手弄機上絲,日夕更七襄。織成五色文,欲製君子裳。莫言隔秋水,可以駕飛梁。睆彼牽牛星,終日不服箱。

   其十一

青郊一何曠,悠悠駕飛轅。好風從東來,百花中園。所嗟花下人,華髮愧芳妍。盛衰固常理,何必金石堅。朝聞庶有得,夕死不愧天。花開已復謝,榮名何足言。

   其十二

空白露下,秋氣日夜涼。悲風動高梧,落葉凄已黃。四序遞流易,歲晏髮既蒼。興懷感逝川,長嘆惜流光。勇躍勵情志,毋使徒悲傷。鄒魯多哲人,美者金玉相。被服黼與黻,斐然爛成章。至今猗蘭操,遺響一何長。馳情整華佩,躑躅增悵望。何當秣余馬,束帶陞其堂。

   其十三

朝登太行山,山下見古墓。生時諒英雄,覆封且固。千秋萬歲後,荊棘波廣路。狐兔穴其中,躑躅走樵豎。朽骨食已無,螻蟻上枯樹。人生天壤間,歲月如脫兔。日往月斯臨,寒至暑則去。方生何控摶,之死亦奚懼。吾將學長生,空同渺何許。酒至輒盡觴,曲肱樂吾趣。

   其十四

死者如逝水,生者如浮雲。郭西蒿里塋,累累盡荊榛。終古一長夜,永寐不復晨。落日下牛羊,叢棘蔽斷麟。不如東家丘,崇崗氣氤氳。樵蘇代有禁,聖澤日已新。

   其十五

人生無百歲,每作千歲期。月出日已沒,流光疾如馳。哲人惜寸陰,進德當及時。嗟彼自放者,且復樂今茲。重華何人哉,還可與等夷。

   其十六

孟秋涼風至,嗈嗈鴈南翔。游子在中野,卒歲嗟無裳。豈無同心友,悠悠阻關梁。昨宵夢見之,手陞其堂。美人懷昔歡,贈以金玉相。願得長切磨,狂斐藉成章。神交不斯須,寤起增煩傷。恨不生羽翰,與子永徜徉。如何顧盼意,引領遙相望。念我心尚爾,君情諒不忘。

   其十七

十五明月滿,十六月已虧。月虧旁死魄,初三已生輝。愁多感時邁,涼風夕凄其。仰看明月光,零露沾裳衣。故人有短書,寄之鴈南飛。但寫長相憶,不及早來歸。把書起長嘆,草蟲鳴何悲。區區念子心,無使久相違。

   其十八

故人萬里別,海水日夜深。南風海上來,遺我雙南金。不見故人面,乃見故人心。鑄作黃金徽,置之白玉琴。彈為別鶴操,聞以懷湘吟。曲終聽者稀,矯首望知音。

   其十九

出門見新月,揚輝照我裳。蹇裳起悵望,美人天一方。長安信佳麗,不如歸故鄉。王事方靡盬,離思徒彷徨。願君樹明德,賤妾有耿光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九百四「詩」字韻,頁二十五上引「錢宰臨安集」。(藏西柏林人種博物館)】

  擬古

   其一

長江東流去,來者方不息。白日沒西山,晨光還奕奕。春花瘁復榮,秋草黃已碧。造化無停機,循環豈終極。人生天壤間,少壯須努力。

   其二

旅人,經年不還家。途窮無相知,歲晏將如何。憂不得返,徒使衣帶緩。0浮槎不土著,摧折在山阿。一朝洪流發,漂蕩入長波。浩浩去無極,江海安可涯。類此

   其三

旭日照下土,渚風耀其輝。輝耀未及遠,浮雲已蔽之。淫雨彌川澤,重陰翳四垂。來牟委疇隴,農事安所施。浩浩洪波翻,舟楫不得維。文命去已遠,悵然起遐思。

   其四

山中有神人,逍遙若處子。饑來餐朝霞,渴飲銀漢水。舉世慕金丹,誰能達其理。瀛洲有微茫,弱水渺千里。掩關絕塵交,相去諒亦邇。

   其五

庭樹日已黃,白髮日已短。候蟲鳴前除,秋霜蕙花晚。歲月如奔駒,六轡不可挽。泛舟涉方瀛,方瀛水清淺。安期邈難求,吾揖亦已返。花開醉復斟,黍熟饑自飯。逌然樂悟生,瑤島諒不遠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九百四「詩」字韻,頁二十七上引「錢宰臨安集」。(藏西柏林人種博物館)】

 藍仁:《藍山集》六卷

藍仁,字靜之。崇安(福建)人。曾辟武夷書院山長,遷邵武尉,不赴。明洪武七年(一三七四)於放歸後又嘗仕宦,但其始末不可考。《明史》卷二八五有傳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藍山集》六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藍靜之詩 【 三條】  藍靜之集 【 五條】

藍靜之藍山集 【 四十九條】

以上共五十七條,校清咸豐刊本(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)《藍山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一條。

  寓秦石村作 【 四庫館臣誤將此詩輯入藍智《藍澗集》卷三。】

盤石垂蘿一徑分,野橋流水數家村。人煙橘柚寒連屋,仙掌芙蓉晚對門。屢辱故人留藥價,空煩漁父問桃源。多情唯有南溪竹,春雨年年長子孫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七十九「村」字韻,頁二十下引「藍靜之集」。(影印本第五十冊)】

 藍智:《藍澗集》六卷

藍智,字性之。崇安(福建)人。明洪武十年(一三七七)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。晚年謝事歸里。《明史》卷二八五有傳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藍澗集》六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藍性之詩 【 二十一條】  藍性之詩集 【 一條】  藍性之集 【 四條】

藍性之藍山集 【 五條】  《蒼梧志》引 【 三條】

以上共三十四條,校清咸豐刊本(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)《藍澗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一條。

  落花怨 【 四庫館臣誤將此詩輯入藍仁《藍山集》卷六。】

春風開花花滿枝,春雨落花花作泥。飄紅墮白不解惜,裁青剪翠空如迷。莫嫌花飛春去早,第恐春歸人易老。狂蝶無心戀故枝,遊蜂有意穿芳草。江上行人去不歸,閨中少婦沾衣。春愁縈人無遠近,燕水不來花落盡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五千八百三十九「花」字韻,頁九下引「藍性之集」。(影印本第六十一冊)】

 龔斅:《鵝湖集》六卷

龔斅,鉛山(江西)人。明洪武十三年(一三八○)與儒士王本、杜佑、杜等同為四輔官。後以老乞歸。又召為國子祭酒,卒於官。四庫館臣自《永樂大典》輯《鵝湖集》六卷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龔鵝湖集 【 一條】

龔鵝湖集 【 十三條】

以上共十四條,校《四庫全書》文津閣本(藏北京圖書館)《鵝湖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一條。

  貴溪江湖村 【 (在江閩之界,邑之南鄉也。)】

楚水閩山最上頭,夢中渾記昔曾遊。雲深瘴嶺天如海,月浸篷窗屋似舟。處處哀猿巫峽曉,家家鳴鴈洞庭秋。萍蹤久厭風濤惡,斗瀨濺濺萬斛愁。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三千五百八十一「村」字韻,頁九下引「龔鵝湖集」。(影印本第五十冊)】

 蘇過:《斜川集》六卷

蘇過,字叔黨,自號斜川居士。眉山(四川)人。宋熙寧五年(一○七二)生。長年隨父蘇軾,曾解兩浙禮部試下,任右承務郎等職。後軾謫英州,貶惠州,遷儋耳,徙廉、永,僅過隨侍之。過初曾監太原府稅,次知潁昌府偃城縣,皆以法令罷,晚權通判中山府。宣和五年(一一二三)卒於鎮陽行道中。《宋史》卷三三八有傳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卷一七四存目有《斜川集》十卷,其提要辨明為偽書。但此四庫存目本之偽,早發於邵二雲《南江文鈔》卷八《書坊本偽斜川集後》和孫子瀟《天真閣集》卷四十三《書斜川集贗本後》。今收《知不足齋叢書》的《斜川集》六卷,實為四庫館臣據《永樂大典》所輯,未及收入《四庫全書》者。

現存《永樂大典》錄:

蘇叔黨詩 【 一條】  蘇邁詩 【 《永樂大典》誤。蘇邁,蘇軾長子,字伯長,並無《斜川集》之作。「邁」係「過」之誤。《永樂大典》所引「蘇邁詩」三條均見《斜川集》。】  【 三條】

蘇邁斜川集 【 二十條】  蘇過斜川集 【 二條】

以上共二十六條,校《知不足齋叢書》本《斜川集》六卷,館臣漏輯者一條。

  代人賀啟 【 《永樂大典》原引八條,其它七條均已見《斜川集》卷四。】

伏審先膺帝制,寵易侯藩,進長殿嚴,薦分符節。輟自北門之寄,蹔稽黃闥之榮。承平百年,已絕羽書之警;元戎十乘,蔚為儒者之榮。凡在庇庥,舉增欣慰。某官德並河嶽,學參天人。才足以潤色皇猷,道足以躋民壽域。徘徊趙魏,虜畏之如敵國長城;出入巖廊,人仰之如太山北斗。君臣合德,終始一心。頃居宥密之司,夙見倚毗之重。方佇登庸於元老,遽懷補外之高風。盜已試於奔秦,民舉思於借冠。敦詩閱禮,果膺謀帥之求;臥鼓息鋒,行見安邊之效。某舊掃門屏,久睽星躔,豈圖樗散之餘生,復託監書之末吏。溝中之斷,雖絕意於青黃;轍下之鱗,猶有冀於升斗。丘山之惠,沒齒何忘?燕雀之情,賀敢後?

 【 《永樂大典》卷一萬五百四十「啟」字韻,頁十七上引「蘇邁斜川集」。(影印本第一百六冊)】